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中):我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单例模式?又有何替代方案?


尽管单例是一个很常用的设计模式,在实际的开发中,我们也确实经常用到它,但是,有些人认为单例是一种反模式(anti-pattern),并不推荐使用。所以,今天,我就针对这个说法详细地讲讲这几个问题:单例这种设计模式存在哪些问题?为什么会被称为反模式?如果不用单例,该如何表示全局唯一类?有何替代的解决方案?

单例存在哪些问题?

大部分情况下,我们在项目中使用单例,都是用它来表示一些全局唯一类,比如配置信息类、连接池类、ID 生成器类。单例模式书写简洁、使用方便,在代码中,我们不需要创建对象,直接通过类似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 这样的方法来调用就可以了。但是,这种使用方法有点类似硬编码(hard code),会带来诸多问题。接下来,我们就具体看看到底有哪些问题。

1. 单例对 OOP 特性的支持不友好

我们知道,OOP 的四大特性是封装、抽象、继承、多态。单例这种设计模式对于其中的抽象、继承、多态都支持得不好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还是通过 IdGenerator 这个例子来讲解。

public class Order {
	public void create(...) {
		// ...
	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...
	}
}

public class User {
	public void create(...) {
		// ...
	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...
	}
}

IdGenerator 的使用方式违背了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的设计原则,也就违背了广义上理解的 OOP 的抽象特性。如果未来某一天,我们希望针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 ID 生成算法。比如,订单 ID 和用户 ID 采用不同的 ID 生成器来生成。为了应对这个需求变化,我们需要修改所有用 IdGenerator 类的地方,这样代码的改动就会比较大。

public class Order {
	public void create(...) {
		// ...
	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需要将上面一行代码,替换为下面一行代码
		long id = Order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...
	}
}

public class User {
	public void create(...) {
		// ...
	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需要将上面一行代码,替换为下面一行代码
		long id = User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		// ...
	}
}

除此之外,单例对继承、多态特性的支持也不友好。这里我之所以会用“不友好”这个词,而非“完全不支持”,是因为从理论上来讲,单例类也可以被继承、也可以实现多态,只是实现起来会非常奇怪,会导致代码的可读性变差。不明白设计意图的人,看到这样的设计,会觉得莫名其妙。所以,一旦你选择将某个类设计成到单例类,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继承和多态这两个强有力的面向对象特性,也就相当于损失了可以应对未来需求变化的扩展性。

2. 单例会隐藏类之间的依赖关系

我们知道,代码的可读性非常重要。在阅读代码的时候,我们希望一眼就能看出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,搞清楚这个类依赖了哪些外部类。

通过构造函数、参数传递等方式声明的类之间的依赖关系,我们通过查看函数的定义,就能很容易识别出来。但是,单例类不需要显示创建、不需要依赖参数传递,在函数中直接调用就可以了。如果代码比较复杂,这种调用关系就会非常隐蔽。在阅读代码的时候,我们就需要仔细查看每个函数的代码实现,才能知道这个类到底依赖了哪些单例类。

3. 单例对代码的扩展性不友好

我们知道,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对象实例。如果未来某一天,我们需要在代码中创建两个实例或多个实例,那就要对代码有比较大的改动。你可能会说,会有这样的需求吗?既然单例类大部分情况下都用来表示全局类,怎么会需要两个或者多个实例呢?

实际上,这样的需求并不少见。我们拿数据库连接池来举例解释一下。

在系统设计初期,我们觉得系统中只应该有一个数据库连接池,这样能方便我们控制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消耗。所以,我们把数据库连接池类设计成了单例类。但之后我们发现,系统中有些 SQL 语句运行得非常慢。这些 SQL 语句在执行的时候,长时间占用数据库连接资源,导致其他 SQL 请求无法响应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希望将慢 SQL 与其他 SQL 隔离开来执行。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,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创建两个数据库连接池,慢 SQL 独享一个数据库连接池,其他 SQL 独享另外一个数据库连接池,这样就能避免慢 SQL 影响到其他 SQL 的执行。

如果我们将数据库连接池设计成单例类,显然就无法适应这样的需求变更,也就是说,单例类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代码的扩展性、灵活性。所以,数据库连接池、线程池这类的资源池,最好还是不要设计成单例类。实际上,一些开源的数据库连接池、线程池也确实没有设计成单例类。

4. 单例对代码的可测试性不友好

单例模式的使用会影响到代码的可测试性。如果单例类依赖比较重的外部资源,比如 DB,我们在写单元测试的时候,希望能通过 mock 的方式将它替换掉。而单例类这种硬编码式的使用方式,导致无法实现 mock 替换。

除此之外,如果单例类持有成员变量(比如 IdGenerator 中的 id 成员变量),那它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全局变量,被所有的代码共享。如果这个全局变量是一个可变全局变量,也就是说,它的成员变量是可以被修改的,那我们在编写单元测试的时候,还需要注意不同测试用例之间,修改了单例类中的同一个成员变量的值,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互相影响的问题。

5. 单例不支持有参数的构造函数

单例不支持有参数的构造函数,比如我们创建一个连接池的单例对象,我们没法通过参数来指定连接池的大小。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来看下都有哪些解决方案。

第一种解决思路是:创建完实例之后,再调用 init() 函数传递参数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在使用这个单例类的时候,要先调用 init() 方法,然后才能调用 getInstance() 方法,否则代码会抛出异常。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:
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	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ull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A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B;

	private Singleton(int paramA, int paramB) {
		this.paramA = paramA;
		this.paramB = paramB;
	}

	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		if (instance == null) {
			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Run init() first.")
		}

		return instance;
	}

	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init(int paramA, int paramB) {
		if (instance != null) {
			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Singleton has been created!");
		}
		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paramA, paramB);
		return instance;
	}
}

// 先 init, 再使用
Singleton.init(1, 2);
Singleton singleton = Singleton.getInstance();

第二种解决思路是:将参数放到 getIntance() 方法中。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:
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	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ull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A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B;

	private Singleton(int paramA, int paramB) {
		this.paramA = paramA;
		this.paramB = paramB;
	}

	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int paramA, int paramB) {
		if (instance == null) {
			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paramA, paramB);
		}

		return instance;
	}
}

Singleton singleton = Singleton.getInstance(1, 2);
Singleton singleton = Singleton.getInstance(3, 4);

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上面的代码实现稍微有点问题。如果我们如下两次执行getInstance() 方法,那获取到的 singleton1 和 signleton2 的 paramA 和 paramB 都是1 和 2。也就是说,第二次的参数(3, 4)没有起作用,而构建的过程也没有给与提示,这样就会误导用户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?可以判断传进来的参数和已经存在的instance里面的两个成员变量的值,如果全部相等,就直接返回已经存在的instance,否则就新创建一个instance返回

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int paramA, int paramB) {
		if (instance == null) {
			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paramA, paramB);
		} else if (instance.paramA == paramA && instance.paramB == paramB) {
      	return instance;
    } else {
       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paramA, paramB);
    }

		return instance;
}

第三种解决思路是:将参数放到另外一个全局变量中。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。Config 是一个存储了 paramA 和 paramB 值的全局变量。里面的值既可以像下面的代码那样通过静态常量来定义,也可以从配置文件中加载得到。实际上,这种方式是最值得推荐的。

public class Config {
	public static final int PARAM_A = 123;
	public static final int PARAM_B = 245;
}
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	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ull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A;
	private final int paramB;

	private Singleton() {
		this.paramA = Config.PARAM_A;
		this.paramB = Config.PARAM_B;
	}

	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		if (instance == null) {
			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		}
		return instance;
	}
}

有何替代解决方案?

刚刚我们提到了单例的很多问题,你可能会说,即便单例有这么多问题,但我不用不行啊。我业务上有表示全局唯一类的需求,如果不用单例,我怎么才能保证这个类的对象全局唯一呢?

为了保证全局唯一,除了使用单例,我们还可以用静态方法来实现。这也是项目开发中经常

用到的一种实现思路。比如,上一节课中讲的 ID 唯一递增生成器的例子,用静态方法实现一下,就是下面这个样子:

public class IdGenerator {
	private static AtomicLong id = new AtomicLong(0);

	public static long getId() {
		return id.getAndIncrement();
	}
}

// 使用举例
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d();

不过,静态方法这种实现思路,并不能解决我们之前提到的问题。实际上,它比单例更加不灵活,比如,它无法支持延迟加载。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。实际上,单例除了我们之前讲到的使用方法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种使用方法。具体的代码如下所示:

// 老的使用方式
public demofunction() {
  	// ...
  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.getId();
  	// ...
}

// 2. 新的使用方式:依赖注入
public demofunction(IdGenerator idGenerator) {
  	// ...
  	long id = idGenerator.getId();
  	// ...
}
// 外部调用demofunction()的时候,传入idGenerator
IdGenerator idGenerator = IdGenerator.getInstance();
demofunction(idGenerator);

基于新的使用方式,我们将单例生成的对象,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(也可以通过构造函数传

递给类的成员变量),可以解决单例隐藏类之间依赖关系的问题。不过,对于单例存在的其

他问题,比如对 OOP 特性、扩展性、可测性不友好等问题,还是无法解决。

所以,如果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可能要从根上,寻找其他方式来实现全局唯一类。实际上,类对象的全局唯一性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保证。我们既可以通过单例模式来强制保证,也可以通过工厂模式、IOC 容器(比如 Spring IOC 容器)来保证,还可以通过程序员自己来保证(自己在编写代码的时候自己保证不要创建两个类对象)。这就类似 Java中内存对象的释放由 JVM 来负责,而 C++ 中由程序员自己负责,道理是一样的。

对于替代方案工厂模式、IOC 容器的详细讲解,我们放到后面的章节中讲解。

参考资料


文章作者: 张权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权 !
评论
 上一篇
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下):如何设计实现一个集群环境下的分布式单例模式? 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下):如何设计实现一个集群环境下的分布式单例模式?
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下):如何设计实现一个集群环境下的分布式单例模式?
2023-11-05
下一篇 
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上):为什么说支持懒加载的双重检测不比饿汉式更优? 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上):为什么说支持懒加载的双重检测不比饿汉式更优?
设计模式之美-单例模式(上):为什么说支持懒加载的双重检测不比饿汉式更优?
2023-10-24
  目录